首页 >> 桂南蒲桃

袁亮大山深处的绿色使者2堇叶芥

时间:2022/06/28 05:06:44 编辑:

袁亮:大山深处的绿色使者(2)

“没有没出息的工作,只有没有出息的人”

2006年,湖北省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转制,干部职工集体退出事业编制,变“以钱养人”为“以钱养事”。

是出去闯,还是留下来?这一年27岁的袁亮犹豫了。

在龙凤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汪仕武的极力挽留下,袁亮留了下来,继续负责全镇的沼气服务。

“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养家糊口,后来慢慢就喜欢上了这一行。”袁亮告诉记者,在工作中,他认识到什么都要靠钻研,干一行必须爱一行专一行。“比如这个吸污车,就不是针对恩施山区设计的,必须要把吸污管改长一点儿。”

最初几年,袁亮主要从事沼气设计、安装、建池技术指导、器具维护等工作。后来,随着沼气池建设数量增多,年限的增加,越来越多的沼气池需要清池、除渣。而这个工作,很自然又落到了袁亮身上。

脏活儿袁亮干过很多,但真正下粪坑,确实需要勇气。“捏着鼻子下去,闭着眼睛干活儿。”第一次下粪坑,袁亮至今还记忆犹新。当完成作业从沼气池里爬出来后,头昏眼花,只想呕吐,人虚弱得不想说一句话。

“粪便清理工作,又脏又累,大家都看不起,没人愿意干,我刚开始干这个活儿,心里也有矛盾,怕被人看不起。但我是从农村出来,学农从事农业工作,既然选择了,就不能辜负了大家的信任。”袁亮说。

在龙凤镇,袁亮和另外3名同事管理18个村的近万口沼气池,工作任务十分繁重,有时候还危机重重。

在沼气池里面出料一次,短则十几分钟,长则一个小时,空气污浊,非常危险,必须要两人以上同时出工。今年4月的一天,袁亮在杉木坝村出料时,进料口的老乡放水冲力过猛,毒气向袁亮袭来,幸亏池上的同伴反应迅速,赶快拉起安全绳,“如果等自己说不行了,那就真的已经不行了。”

安全重于泰山,作为技术骨干和家中的顶梁柱,袁亮深知安全的分量,喜欢钻研的他摸索出一套沼气池清理使用安全防范工作规程,至今他所服务的区域未出现过任何安全生产事故。

对于袁亮干上沼气工这个行当,妻子吴荣梅常常劝袁亮“不要苦狠了,多注意身体”。后来,在袁亮的带动下,妻子有时候也会帮袁亮做一些辅助工作。

“每次看到沼气池清理完后,乡亲们开心的笑脸,看到越来越绿的山峦,心里就很有自豪感。”对于别人并不认同的工作,袁亮有着自己的感悟和认识,“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只有分工不同,没有没出息的工作,只有没有出息的人。”

把沼气变成农民的“聚宝盆”

初夏的龙凤镇山野,青山绿水,满目苍翠。

“一套住房、一个猪圈、一个沼气池、5至10亩菜地”模式的生态农庄,对国家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建设的龙凤镇来说,意义尤为重大。6月9日,恩施市委书记向前进在龙凤镇生态试点调研时强调说,所有项目建设都要围绕生态村庄建设展开,要保护好生态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。

“家里的沼气池建了好几年了,这几年不砍柴不烧煤,山自然就绿了。”说起沼气带来的变化,二坡村村民都深有感触。

“袁亮那小伙子好啊,前几天,他把沼液拖到我田里,自己拿着管子往桂花地里喷,一不小心溅了自己,还笑呵呵的。”二坡村的黄婆婆说。

“庄稼一枝花,全靠肥当家”。学农出身的袁亮不仅帮助农民清理沼气池,还不遗余力地推广沼液沼渣,帮助农民科学致富。

“节约了300多块的肥料钱呢。”黄婆婆指着绿油油的玉米对记者说,她的两亩多庄稼这几年都没有用过化肥,全是袁亮免费给她送来的沼液沼渣,不仅节省了投入,还每年都有好收成。

“产气积肥同步,种植养殖并举”,小沼气池牵动着大社会,恩施州生态能源局长李家锦介绍说,猪-沼-茶、果、菜、烟、药等农业循环模式的综合利用,就是一条“以沼促种、以种带养、以养保沼”生态经济之路。龙凤镇就已建起了多个生态种植示范园,用沼液沼渣做肥料的农作物长势和品质更好。

据不完全统计,2009年以来,袁亮和他的团队先后为1500户农民运送沼液沼渣1.8万吨,节省农民化肥使用1.1万吨,节约生产成本350万元,仅此一项,农民增收400万元,户均2600元。

电子式扭转试验机

万能材料试验机

电缆芯扭力测试机

汽车驱动桥疲劳试验台

低碳钢扭转试验机资料

碟簧片压力测试机

相关资讯